末日之钟 - 灾难越频密,世界末日(主再来的日子)就越接近?


末日之钟(末日时钟、香港称世界末日钟;英语:Doomsday Clock)是一虚构钟面,由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标示出世界受核武威胁的程度:12时正象征核战爆发,杂志社因应世界局势将分针拨前或拨后,以此提醒各界正视问题。最近一次调整在2007年1月17日,分钟被拨前2分钟,距离子夜仅5分钟。

时钟设立之初正值冷战,分针距离子夜仅7分钟,其后根据世界局势及爆发核战的可能而变动,幅度由《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委员会决定。但时钟有时未能及时反映实况,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濒临爆发核战,当时委员会却没有拨动时钟。

2007年1月13日,该杂志宣布会于2007年1月17日拨动时钟,以反映全球核威胁增加的情况。委员会将气候转变的因素一并考虑,因为他们相信气候转变会助长核能应用。其中一个推测为气候转变导致食水短缺,从而引发战争,由此间接增加使用核武的机会。

(以上资料取自:wikipedia.org - 末日时钟)

灾难越频密,世界末日(主再来的日子)就越接近?

传统上许多基督徒(特别是华人教会更是如此)都认为『当人类的历史,一临到其最暗淡无光之时,此乃是接近主再来之阶段。』[1] 王永信牧师在其著作《将来必成的事》中提到『从神的话语里我们可以看见,世界上灾祸的急剧增加,是末世的明显征兆之一』。[2] 为了证实灾祸正急速增多,王牧师也提出了一些灾祸统计。

究竟用灾难的频密度来衡量主再来的日子,是否合乎圣经教导;神所启示的圣经是否告诉信徒‘世界将会越来越坏,灾难将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末日的灾难对信徒又有何意义?这就是笔者于此专文所要探讨的议题。

一、主再来的预兆
改革宗神学家魏司道(Johannes G. Vos)将末日征兆(signs)分为三个阶段,既:一,距离主再来尚远的预兆(太24:4-8);二,距离主再来较近的预兆(太24:9-14);三,主再来前立即发生的预兆(太24:15-29)。[3]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此分法,特别是第一与第二阶段的分法显得牵强。

另外,也有作者将主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所提到的征兆分为九个种类:一、假基督的出现(第5节);二、打仗和打仗的风声(第6节);三、饥荒(第7节);四、地震(第7节);五、信徒被恨恶及杀害(第9-10节);六、假先知和迷惑者的出现(第11节);七、不法的事增多(第12节);八、背教及爱心变冷淡(第12节);九、福音传遍天下(第14节)。[4] 然而,笔者的目的乃是要指出,如此分别主再来之预兆的阶段,或种类,只能表明所预兆的灾难有所不同(质的分别),而不能证明灾难的次数与频密度将会有所增加(量的分别)。

主再来的预兆,特别是福音书内(太24 / 可13 / 路 21)所记载的,大部分都属于消极性的,如地震、饥荒、信徒被杀害等,除了『福音要传遍天下』(太24:14)。然而,需要留意的是,主耶稣在这里提出这些预兆,并不是为了说明‘未开始’ (not-yet-begun)的事,而鼓励信徒去计算主再来的日子。[5] 事实上这些预兆‘已经’也‘正在’发生着。

另外,路加福音21章28节说明了‘末世的’主再来不可与‘现时的’救赎(present time of salvation)分开。主耶稣论到末世时(太24 / 可13 / 路 21),并非只是为了显明一系列即将发生的事件,祂所要带出的重点是明显的,就是在提醒人谨慎,谨慎在‘现时’(present time)不行恶和仰望那施救恩的主(路21:34,36 / 可13:23,33)。未来并不是与现今脱节的,因为那些事件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并且和救赎有密切的关连。[6]

二、主再来近了
新约好几次提到主再来的日子近了(来10:37 / 雅5:8-9 / 启22:7,12,20),上下文常与上帝的审判与惩罚(来10:30 / 雅5:12 / 启22:12)、苦难祸患(来10:32-33 / 雅5:10,13)、信徒的忍耐(来10:36 / 雅5:7-11)有关。并且审判、惩罚、苦难、祸患等都是属消极性的。

这是否说明了,主再来的日子越是靠近,就越多灾难,信徒因此需要更多忍耐?笔者认为经文只是提到灾难祸患的存在(经文并没有灾难越来越多的意思),这样信徒就不会认为主再来之前,世上会出现天下太平。

另一方面,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3章11-12节的宣称,也可以使信徒明白主再来的日子近了。很明显,这里的应用是积极的,就是在提醒信徒“现在就是时候从睡梦中醒过来了”,[7] 不要继续得过且过的生活,行事为人当披戴主耶稣基督(罗13:14)。

三、不法的事增多?
根据笔者的观察,圣经没有一处经文鼓励信徒以灾难的频密度来衡量主再来的日子。然而有一节经文不得不提,就是马太福音24章12节『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这节经文似乎说明了罪恶事件将会渐渐增多,而人的爱心渐渐冷淡消失,自然让人推论出世界会越来越坏,灾难会越来越多。

『增多』的原文字根(pimplēmi)有‘使填满’(to fill)的含义,若是被动格(passive voice),就有to multiply, increase, be augmented的含义,[8] 配合整个字句,有些英文翻译本将之翻译为‘将会增多’(shall be multiplied;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将会充满’(shall abound;King James Version)。中文翻译本则没有时间上‘将会’ - 指向未来的含义。

究竟『这不法的事增多』是指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就必须探讨原文语法。『增多』这动名词,必须以整体的字词结构来了解。『dia to plēthunthēnai』的字词结构:dia to + Infinitive可以表达‘因素’(Cause)或‘时间上的同时期’(Contemporaneous Time;较少有此含义)。[9] 基本上,若Infinitive的语法要配合时间性(temporal)的含义,就会使用prin、en、或meta为前置词。因此笔者赞同这『增多』并没有时间性(temporal)的含义,而是因素的含义,这是因为它采用了dia(因;cause)为前置词。[10] 由此可见,此经节(太24:12)不一定指向‘以后’的灾难,同时不一定指向‘以前’或‘现在’的灾难,也就不应该以此经节为‘世界会越来越坏,灾难会越来越多’的根据。

四、末日灾难对信徒的意义
有者这么说:『随着人类对世界的知识和力量增加,罪恶和灾难发展的可能性也就至少与良善的可能性一样多。』[11] 罪恶和灾难是会继续存留在世界上,直到主耶稣基督的再来。末日,是靠近主再来的日子,信徒在等候及解释主再来的日子上,通常倾向以灾难的多寡(频密)来衡量其靠近度,却甚少以积极层面(如:福音要传遍天下,信徒的光要照亮在这世界上)来衡量。

挪亚的时代,人类罪恶满盈;所多玛、蛾摩拉的时代,人类邪恶放荡;现今的时代,人类也是罪恶横行。信徒应当思想敏锐,罪恶灾难的频密或许象征主再来施审判的日子近了,特别是末日的灾难,邪恶的势力似乎得胜,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历史证明了,许多次罪恶灾难在这有限的世界横行霸道,无限权能、威严的神就一次又一次地藉着祂的子民复兴世界人类,挪亚的时代如此,使徒行传信徒四散、福音广传的时代如此,马丁路德改教的时代如此,清教徒的时代也是如此。期待主再来(这日期不是世人可以知道的),也期待得救的人增多(这却是信徒可以努力的),岂不是每一个信徒应该有的盼望吗?

神的审判必要临到,既定下了时间,就一点也不延迟。这并不是鼓励信徒逃避逼迫与灾难,信徒应该相信,神赐下灾难的同时也是赐下福分。只要熟悉圣经中神的作为,信徒应当坚信,不单是神对个人性的管教及审判予信徒有益处,普世性的灾难祸患也予信徒有益处(如:初期教会面对极大的逼迫,信徒四散,福音因此广传,主爱的教会因此扩展)。

结论
笔者认为,用灾难的频密度来衡量主再来的日子,并不符合圣经的教导。虽然圣经没有说明如此衡量是种错误,却也没有教导或鼓励信徒如此去衡量。主再来的日子的确有其预兆,提出预兆,却不是为了方便信徒按预兆的频密度和数目来愚昧地衡量主再来的日子。再说,不管灾难频不频密,主再来总是一天比一天近的。

基督降世与再来之间依然有灾难,但不一定会一直增多。信徒若倾向于特别强调某些灾难不断扩大就是主再来的征兆(如:中国共产党对基督徒的残忍逼迫[12]),似乎主就在这几年再来,若灾难平息之后主还没再来,岂不是给人(特别是非信徒)留下笑柄?

福音必须先传给万邦(可13:10),可见主再来不单是为了审判,也与救赎有很直接的关系。末日虽有灾难,却是信徒得蒙救赎的日子;末日虽有叛教、假基督的出现,却是有许多人归向主的日子。主必再来,主必快来;主几时来,没人知道。与其关心灾难的频密,不如热心传福音。读者愿意成为哪一个群体?爱心冷淡的那一群(太24:12)?还是忍耐到底的那一群(太24:13)?

[1] 洪和平,主再临之影(台湾:东南亚圣道神学院,1980),页5。
[2] 王永信,将来必成的事(香港:大使命中心),页27-28。
[3] 魏司道,基督再来,赵中辉译(台湾: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66),页11-12。
[4] M. R. DeHaan, The Second Coming of Jesus (USA: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44), 8-9.
[5] G. C. Berkuower, The Return of Christ (USA: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2), 239.
[6] G. C. Berkuower, The Return of Christ (USA: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2), 238.
[7] G. C. Berkuower, The Return of Christ (USA: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72), 252.
[8] Harold K. Moulton, eds., The Analytical Greek Lexicon Revised (USA: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8), 324.
[9] Daniel B. 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USA: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6), 610.
[10] H. E. Dana, Julius R. Mantey, A Manual Grammar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USA: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7), 215-216.
[11] 包衡、哈特,盼望犹存,蔡锦图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页119。
[12] G. T. Manley, The Return of Jesus Christ (Great Britain: Inter-Varsity Press, 1960), 39.




1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Hello. This post is likeable, and your blog is very interesting, congratulations :-). I will add in my blogroll =). If possible gives a last there on my blog, it is about the OLED, I hope you enjoy. The address is http://oled-brasil.blogspot.com. A hu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 POST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DVERTISEMENT